根據"樂在手工皂"這本書上寫的
<<攪拌過程中油水分離>>
如果在攪拌過程中皂液一直呈現油水分離的現象,表示油的溫度和鹼水的溫度相差太多,通常是鹼液溫度太高,像這樣的情形恐怕是沒救了。
<<入模之後油水分離>>
入模之後在皂液表面有一層浮油。如果是很薄的一層,可能是加入精油或超脂的油之後,攪拌不完全,但對成品的影響不會太大。如果是厚厚的一層油,表示你的皂液鹼量過多,因為測量不正確放了太多的氫氧化鈉。這樣的皂,只能拿來洗衣服、刷廁所了。
自己用的手工皂當然要用最好的
所以還是自己動手做比較保險
皂基不但成分難保證
而且製作太簡單,太沒有挑戰性了,給小朋友做比較適合~~
你自己已經有做過了
大致的步驟應該都清楚
所以我把我的做皂的實驗記錄貼給你參考
名 稱:香 草 純 橄 欖 皂
參 考 書 籍:<香皂自己做> P21老祖母的手工皂 陳怡安 著
材 料:橄欖油502.3 g、氫氧化鈉 64.9 g、水 165 mL、 香草精油 10 mL
Batch Size:502.3 g
INS值:109
混 合 溫 度:50℃
實 驗 記 錄:
1.混合時間pm 4:30,剛混合時呈現澄清的淡黃色。
2.連續攪拌1小時後,呈乳黃色液狀,稍微變濃稠一些,但距離trace的美乃滋狀還差很遠。
3.連續攪拌2小時後(攪拌速度時快時慢,右手牌效率較高)顏色變更淡些,但濃稠度只有略增,先用保鮮膜封起來。
4.pm 8:50皂液變得更濃稠些,稠度跟顏色都有點像”煉乳”,距離trace還有段距離,晚上有空就來攪拌一下。
5. pm 9:52把皂液放入保溫箱中保溫(似乎已沒有什麼溫度啦!) ,晚上有空就來攪拌一下。
6.第二天am8:05,皂液已呈濃稠美乃滋狀,加入10mL香草精油,充分攪拌後入膜。皂液似乎已有些過硬,表面無法流動平整而有凹凸,很醜…
7.中午發現四周已開始凝固變白,但表面有一處不知道為什麼,顏色特別深。
我的第一塊手工皂也是純橄欖油皂(剛開始做皂只有買橄欖油)
只不過我是加香草精油(就是香草冰淇淋那種甜甜的味道)
Trace花了我一個晚上約16個鐘頭的時間
熬過這次考驗
以後再也沒有其他皂需要這麼長的時間trace了
加油~~冬天正是使用橄欖皂的好時機
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~~
- 2006-11-13 23:17:53 補充
我在做皂過程中,並沒有遇到過油水分離的現象
但是我每次都有依照書上寫的:鹼液跟油脂溫度差不超過5℃才混合喔!
所以真正造成油水分離的原因只能把書上寫的打上來讓您參考~
至於10ml的精油喔!我是真的不計成本啦!
不過我參加過嘉義市的皂友聚會
有一位資深造友就說他都加10-15ml的精油耶
因為在熟成的時間(約6-8週)
精油味道會越來越淡
如果加太少到最後幾乎什麼都聞不到
加太少聞不到反而浪費
乾脆多加一點
反正自己要用的當然要慷慨一點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