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沉香(白木香)種植前景與種植技術
沉香樹(又名白木香、土沉香),屬瑞香科沉香屬植物,是一種熱帶及亞熱帶常綠喬木,為我國特有的珍貴藥用植物。
生長分佈於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台灣及雲南等地。東莞(莞香)、香港就是曾因沉香貿易而聞達天下,並因此得名。
沉香是樹幹受蟲蟻、傷病等損害,所特有的樹脂分泌、浸潤、沉積於木質中,並經多年的天然造化結聚而成,年代越久品質越好。
沉香是我國傳統名貴藥材和上等天然香料。其藥用的主要功能是行氣止痛,溫中止嘔,納氣平喘。
市場前景廣闊
沉香用途廣泛,經濟價值高。
由於人們對珍貴沉香的大量採挖,沉香樹原始林遭到嚴重破壞,加上天然林更新能力弱,現廣東省內僅存零星散生的殘存植株,全國野生資源已近枯竭。沉香樹被國家列為珍稀瀕危二級保護植物。人工種植林罕有,國產沉香產量嚴重不足,市場需求不斷擴大,供需矛盾突出。
經市場調查和綜合分析,目前全國對沉香的年需求量為50萬公斤,並逐年增大,約80%要*進口。
由於東南亞沉香資源及產量日益減少,進口沉香價格昂貴,每噸30-50萬元。國內優質沉香市場成交價最高可達3萬元/公斤以上。
沉香資源再生週期長,人工種植少,沉香市場貨源緊缺的情況將長期難以改變,市場價格亦將堅挺並不斷上揚。
因此種植沉香前景廣闊。
種植效益豐厚
種沉香,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俱佳。
選種良種樹苗,適種性強,成活率高,種植效益有保障。
一年生苗,莖高50-70厘米,一般種植3年後生長茂盛,可以採葉製作保健茶;4-5年開花結果,果實能提取精煉油,是重要的藥用化工原料;8-10年後生長較快,可以人工結香,沉香是市場緊缺的名貴中藥材、上等香料,還可以製作昂貴工藝品。
沉香樹是四季常綠喬木,樹形高大美觀,還能帶來良好的生態效益。
種植技術簡單
沉香樹為多年生常綠喬木,樹高可達10-30米。
沉香樹喜高溫,適宜生長的氣候條件,年平均溫度20℃以上,最高氣溫37℃,最低氣溫3℃,在冬季短暫的低溫霜凍也能生長。
幼株喜陰,蔭蔽度以40%-60%為宜,成株喜陽,只有充足的光照,才能正常開花結果和結出高質量的沉香。
沉香喜潤濕、耐乾旱,對土壤要求不高,在酸性的砂質壤土、黃壤土和紅壤土均能生長。
海拔1000米以下的避風向陽緩坡地、丘陵、平原地區,以及房前屋後均可栽種。種植前,按株行距挖穴,穴的規格:60
×60厘米寬,50厘米深。
1、種植時間:春季3-4月間氣溫回升,春梢開始或尚未萌動時,選陰雨天定植,植後容易成活。帶培養杯的種苗全年均可移栽。
2、種植密度:株行距2
×3米。每畝種植80-100株。
3、種植方法:起苗前將苗木下部的側枝及葉片剪去,留上部數片葉,並將每片葉剪去一半。栽苗時苗要正,根系要舒展,分層覆土,壓實,澆定根水,成活率可達95%以上。
沉香樹生長期只須除草,適當施肥。成年樹不怕蟲害、耐貧瘠,反而生成的沉香結香量多品質更好。